Discuz!NT|BBS|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冬天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每天睡个好觉最养生 [复制链接]

1#
银光图片

增值支持部实习生   王琪   2016年11月30日





       如何睡得更好?

  卧室环境要洁而静

  室内要做到清洁卫生,空气流通,室温适宜,周围安静。床上用品要适宜,被褥要软轻舒适,经常晾,勤拆洗。枕头高低要选当,一般成人枕头高5-8厘米为宜,枕芯选用透气性大、流动性好的荞麦皮、谷壳较理想。

  情绪要平稳

  忌忧虑恼怒,要做到恬淡虚静,心神安定。睡前不要看惊险侦探之类的书籍、电影、电视。

  睡前一盆汤

  这一盆汤是指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。它能引血下行,安定心神。

  睡前不饮食

  临睡进食,增加其胃肠负担,也使人撑胀饱闷,既影响入睡,又易导致肥胖。另外,晚间要忌用浓茶、咖啡和酒。在睡前可喝杯热奶或听听音乐,能帮助机体放松,容易入梦乡。

  不要亮着灯睡觉

  人睡觉时虽然闭眼睛,但灯光仍然要被人体所感知。

  睡中不蒙头

  蒙头掩面,呼吸困难,容易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及身体蒸发出的有害物质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睡眠姿势要科学仰卧睡眠,人体肌肉不易放松,且手易搭胸,多生噩梦;俯卧睡眠压迫胸部,影响呼吸心跳。右侧卧位最为科学,心脏不受压迫,呼吸通畅,还有利于胃的排空。

  晚上入睡前开窗通风

  很多人都有清晨开窗通风的习惯,晚上也应开窗通风。开窗通风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细菌含量。晚上开窗,不但能够避开日间汽车尾气、工厂生产的空气污染,又能够很好的将室外湿度引入室内。每晚睡前卧室开创通风15分钟,最好能保持空气对流。必要的室内空气交换可以提高小孩和老人的机体免疫能力,减少患病几率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开窗时,老人小孩尽量少在窗边活动。

  保证寝室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

  研究表明,寝室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。最适宜人休息的室内温度是20℃-23℃。在20℃以下人体会感觉寒冷而蜷曲身躯并裹紧被子,但超过23℃就会感到热,会想要掀被子。太过寒冷,潜意识会形成蒙头大睡的姿势,不利于呼吸新鲜空气;过热会踢被子而着凉,睡眠时室温应控制在20℃-23℃之间。

  保证适宜的被窝温度

  很多人都不知道,快速入睡与被窝温度有密切的关系。研究发现,被窝温度在32℃-34℃时人体最容易进入睡眠状态。被窝温度低时,需要长时间用体温捂热,不仅消耗人体热量,而且经过寒冷的刺激大脑皮层也会进入兴奋状态而推迟入眠时间,或造成浅睡眠。

  保证适宜的被窝湿度

  被窝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%-60%最好。人体睡眠时会排出一些汗和异味,因此,被褥要经常晾晒,最好的办法是使其在阳光下晾晒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,平时也要经常摊开通风。被窝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%-60%最好。人体睡眠时会排出一些汗和异味,因此,被褥要经常晾晒,最好的办法是使其在阳光下晾晒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,平时也要经常摊开通风。

  睡眠充足的好处

 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护大脑、增强免疫力。缺少睡眠会出现烦躁、激动或精神萎靡、注意力分散、记忆减退等症状。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美容,熟睡可使第二天皮肤光滑,精力充沛,面容滋润。而睡眠不足或失眠则会造成面容憔悴,毛发枯槁,皮肤出现细碎皱纹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